大多成功其实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成功,因为是外在的成功。太多的人花太多的时间追求外在的成功,即别人看来的成功。标准无非两个:(1)赚了很多钱;(2)有很高的知名度或地位。但问问那些两者都有的人,有多少能从心底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呢?这也是在四月份的百人会和华源科技协会的“导师计划”上,德勤的George Koo博士几次提到成功的标准。这也是为什么钢铁大王安德鲁.卡内基晚年真正的欣慰来自“让全美每一个教堂都安上一架风琴”,而不是赚了多少钱,获得多少地位(注:安德鲁.卡内基是戴尔.卡内基的父亲。相信读过《人性的优点》的人都知道后者。前者用尽手段,成为美国的钢铁大王,在晚年顿悟,立志还财富给社会,包括筹建后来有名的卡内基.梅隆大学)。
柯维在《第八种习惯》中提到,人有五大“癌症”,其中之一就是Compare(比较)。柯维不是不赞成比较,而是不赞成与别人的比较。好坏成败,应该与自己心中的标准对比。这样,成功是内在的,能带给人更持久的满足。这样的人一般显得更加平静,生活更有成就感。
但是,comparison based culture(比较文化)无处不在。上学时要面对排名,工作中要评比“相对贡献”(Relative Contribution),家里要面对“人家赚多少,你赚多少”,有了孩子,又要面对人家的孩子已经会做什么什么,我们的孩子还如何如何。人的大多无谓的痛苦都来自这样那样的对比。这也是为什么柯维把比较文化(comparison based culture)列为五毒之一。
要注意的是,比较文化下看上去有标准,其实没有。为什么?因为标准一直在变,或者是标准太多,相当于没有。标准出了问题,目标就出了问题;目标出了问题,执行就有问题。于是就成了一窝蜂,一拥而上,追求的往往不是自己想要的,而是因为别人想要或已经拥有的。听上去有点傻,但有谁敢说这里面看不到自己的影子?
大道无形。真正的成功者不是基于外在标准的。外在标准也不会成为持久的动力。问问那些真正的创业家,哪一个不是在内在成就感、内在追求的驱动下经年奋战?问问那些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第一名的人,看看有几个是为了获得第一而获得第一?他们成绩好,只因为那是种习惯,因为他们想做地最好。相反,那些处心积虑与别人比较的人,八成终生顶多也不过是个二流角色。
希望自己能够达到那样的境界,但目前还是不能免俗....看到很多同龄的、比自己优秀的人就会不自觉地想要赶上并超过他们....
我很赞同您的观点,其实古人早就说过"人比人,气死人".不与别人比,但是不能不和自己内心的目标比,失去了目标,工作就会变得枯燥乏味,8小时的日子就会变得实在难熬,其实有点目标还是好些,不是追求升官发财、出人头地,只是为了不虚度光阴,使日子充实一些。
内心的平静是任何金钱都不能换来的财富。当碰到优秀的人的时候,第一反映是接近他们,谦虚虔诚的吸取他们好的经验,而不是充满嫉妒的与自己相比,是非常难得的好心态。
当我们全身心的致力于自我水平提高的时候,就会有无比充实的内心世界,从而无比的尊重自己和他人,而不屑于比较。
我一直处在填鸭似的快乐中,最近也正在思索这个问题。目前没有坚毅的答案,但一定会有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