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年来,我一直在硅谷的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,从事供应链管理,管理供应商。这个行业的周期性很强,生意起伏非常大,订单量在几个月内可以翻倍,也可能减半。环境艰苦,人员变动非常大,三年内换了4个老板。每次换老板,以前做过的得从头来一遍,辛辛苦苦开发的供应商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可能,因为新老板大都有自己的一套。如果老板是来自别的行业,问题就更大,因为不了解新的行业,很多半导体行业的做法、惯例,好的也罢,差的也罢,都会受到挑战;以前的决策,推倒重来的可能就更大。当时觉得专业人士的痛苦,莫过于外行领导内行、新手管理元老了。
直到遇到了前通用汽车的副总裁杨玉兰女士(Shirley Young)。那是2006年四月,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在旧金山举办第十五届年会,最后一个活动是“导师计划”,即由工业界德高望重的成功人士指导年轻人。我有幸分到杨女士一组,就问她该怎么办。她的回答有点意外:按老板的办。她解释道,老板往往会知道一些下属不知道的情况,不一定有时间或方便给下属一一解释清楚;他们的经历也往往比下属更全面、丰富,是过来人,尽管不一定是在下属的专业。想想也是,现在的老板,至少在三资企业,都是工作老板,既有自己的一份份内事,又要管理一帮人,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他们有他们的难处。如果整天面对一个事事都跟自己拧着干的元老,事事都得花上个把小时解释,也确实是个问题。
当然这并不是盲从,尽管杨女士没有机会进一步解释。我这些年悟出的是,默认老板的要求是正当的、决策是正确的,但如果你知道有些风险老板没意识到,那还是得很客观地告诉老板,力求让老板有全面的信息。以支持者的身份进言,往往比以反对者的身份更容易达到说服老板的目的。这不但适用于对老板,也适用于对所有的人。毕竟人的天性是喜欢被肯定。在我的经历中,告诉老板利弊,让他自己做决策,结果往往是老板改变主意。如果老是护着以前的决策,往往会影响就事论事,演变成新领导与老员工的对抗。性质从事变成了人,沟通就更困难,要解决就更不容易了。
所以,对元老们来说,与其把新老板看作是负担,不如把他看作是机会、资源。视为负担八成让情况恶化,与公司及双方都没好处;相反,视作机会,努力让新老板成功,也会让自己成功。毕竟,与其拧着干,不如顺着来。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,因为你根本没法先知先觉。
笔者注:这篇文章被《IT时代周刊》转载。
今天偶然看到黄明集团的总裁黄鸣先生的一篇文章,讲的竟然是一模一样的话题,很有感触。请阅读为什么老板总是对的一文。
刘宝红,2009年3月13日
看您的博客很久了 ,一直都是默默的,学到了很多,谢谢您的体会,给了我这个算您同行的小字辈的学生很多帮助! 谢谢!
顺便问一下,刘先生,我现在在国内的一家国企做事,我想去外企 ,学习新的,专业的东西,可是我很迷茫! 给我一些建议好吗!?
试着找你喜欢做的。找到了,想着突破自己的安全区,做就是了。
我在同一单位做了三年半的物流仓储管理,做的是半导体设备零备件的保税库,AMC/ASML/KLA/TEL/NOV/MIT/VAR/AXC/EBA/SEC/AVIZA都曾经是我的客户,本以为有过这段经验再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些,没想到却处处碰壁。我知道自己的不足,关于物流也只有这三年半半导体行业的部分经验,比较单一;英语差;不善表达等等。我一直认为实干型的人会更容易受到青睐,至少之前的单位印证过的,实际却未必。需要学的东西太多,积累经验的路还很长,似乎只能靠时间来实现...迷茫中..
一直想找个前辈谈谈,但却无缘遇到。